“洪塘高跷”校园育新苗

  • 发布时间:2020-06-28 10:55:50
  • 数据来源:福建日报
  • 浏览量:379

 “月光光,照池塘。骑竹马,过洪塘。洪塘水深不得过,娘子撑船来郎接。问郎长,问郎短,问郎何时返。”福州市洪塘中心小学将具有本土特色的洪塘高跷非遗民俗文化写入校本课程中,并结合非遗传承基地校品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娱乐中了解学习高跷民俗文化,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
  洪塘是闽剧发源地,高跷队自明朝“儒林班”演戏而产生,是儒林班重要表演用具,经过400多年演变,“洪塘高跷”表演已经演变为历代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性活动。
  为传承这一民间特色艺术,学校专门聘请了洪塘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孝斌老师进行专业指导。学校也在传承中不断纳入新的创意元素,学校编写校本教材《洪塘高跷》,把洪塘流传的高跷、民谣、闽曲、古吟等融于一体,让学生在学习高跷表演技巧体验乐趣的同时,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目前,学校已经成为“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示范基地”,是福州市首批乡村学校少年宫“一宫一品”特色项目。

相关词推荐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通过本网发布的作品,本网受著作权人委托禁止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未经书面授权的情况下转载使用。

【报案平台】- 【区域合作】- 【广告合作】- 【公司介绍】- 【诚聘英才】- 【营业执照】- 【网站声明】- 【网站介绍】

投诉电话:010-60685631    投诉邮箱:chinazjzs@126.com    地址:北京市怀柔区开放东路—号209室

高考、招生考试、高校招生计划、简章、重点院校、普通高校、民办院校、分数线查询—教育招生网为您择校提供便捷服务

北京东方鹏翔网络科技公司主办    京ICP备13039119号-2    京公网备案信息1101160200054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