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深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工作
为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合肥市教育局在全市中职学校、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开展“守教育初心、担育人使命、作师德表率”主题教育活动。
活动原则。坚持政治引领。活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师德师风建设全过程。紧密结合《中共合肥市委、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引导广大教师自觉用“四个意识”导航,用“四个自信”强基,用“两个维护”铸魂,坚守教育初心,自觉担负起立德树人的崇高使命,努力做“四有”好老师;注重正面引导。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全员师德养成教育,把师德教育作为各类培训的重点内容,贯穿教师培养、培训全过程,计入教师培训学时。加大名师名校长、骨干教师和优秀班主任的培养培训力度。加强典型宣传,厚植尊师重教文化,依法保障教师合法权益,提升教师职业安全感、幸福感、荣誉感;突出问题导向。紧密结合师德师风建设实际,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坚持正向激励,加强制度约束,强化师德考核,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确定活动载体,强化师德实践,重点要将人民群众反映的师德师风问题作为活动切入点,切实强化师德师风专项整治,不断将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引向深入;接受社会监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发展理念,充分发扬民主,邀请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真诚接受监督,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和依据。
活动内容。广泛宣传动员,做到目标明确、内容有效,重点突出、步骤有序,措施具体、落实有力,及时召开动员会;强化师德教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健全教师理论学习制度,加强法治纪律教育,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教育,把师德教育作为教师各类培训的重点内容,贯穿教师培养、培训全过程,计入教师培训学时;组织学习典型,讲好身边最美教师故事,注重宣传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先进事迹;保护教师权益,突出教师主体地位,落实教师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提升教师职业荣誉感;减轻教师负担,各地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和我省我市实施意见精神,严格清理规范与中小学教育教学无关事项,扎实推进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工作取得实效;典型选树宣传,合肥市教育局将根据省教育厅工作安排,开展中小学“优秀班主任”评选推荐工作,组织开展第四届“师德楷模”“师德先进个人”“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和“庐州最美教师”评选活动,引导广大教师守好讲台主阵地,将立德树人放在首要位置,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厚植尊师文化,推进尊师文化进课堂、进校园;严格违规惩处,各地各校要继续加大对教师违规有偿补课、违规办班、侵害学生利益、收受学生和家长礼品礼金等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恶劣的突出问题的查处力度,健全举报、受理机制,实行台账管理;加强师德考核,结合实际,制定落实办法,全面客观评价教师的师德表现,强化师德考核结果的运用,发挥师德考核对教师行为的约束和警示作用;全面总结完善,各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各学校要认真总结2020年师德师风建设情况,要着眼于解决师德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梳理师德师风管理以及有关方面制度规范,查找漏洞,补齐短板,做好制度立改废工作。
要求各县(市)区、各学校都要自觉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深化抓师德师风建设就是抓教育质量的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各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各学校要结合实际,制定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明确目标和任务,做好任务分解。要找准师德教育的切入点,精心组织,多渠道、多形式、多层面组织开展师德教育活动,提高师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各地各校要注重挖掘身边的“美丽老师”,宣传广大教师阳光美丽、爱岗敬业的感人事迹,有图像、有声音、有报道,充分展现新时代教师的精神风貌,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关心支持教师,构建新时代尊师文化,使教师职业更具吸引力和成长前景,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特约通讯员:戴秋芳)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通过本网发布的作品,本网受著作权人委托禁止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未经书面授权的情况下转载使用。
链接-合作教育招生网欢迎教育机构、媒体、高校、出版机构等联系合作 合作热线:010-60685631 邮箱:chinazjzs@126.com
【报案平台】- 【区域合作】- 【广告合作】- 【公司介绍】- 【诚聘英才】- 【营业执照】- 【网站声明】- 【网站介绍】
投诉电话:010-60685631 投诉邮箱:chinazjzs@126.com 地址:北京市怀柔区开放东路—号209室
高考、招生考试、高校招生计划、简章、重点院校、普通高校、民办院校、分数线查询—教育招生网为您择校提供便捷服务
北京东方鹏翔网络科技公司主办 京ICP备13039119号-2 京公网备案信息1101160200054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