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特”战“疫” | “宅”家如何学好语文?北师大实验小学特级教师来支招

  • 发布时间:2020-03-31 09:35:28
  • 数据来源:首都教育公众号
  • 浏览量:74233

同学们,你们好!眼下,一场新型冠状病毒引发感染的肺炎疫情灾祸严重困扰着我们的学习生活,我们只能“宅”在家里,采用特殊生活方式来度过每一天。特殊的时刻是对同学们定心、静心学习的极大考验,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给我们带来更多、更灵活的语文创新学习机缘。


当下的学习是个人居家进行的,不同于学校的遵规循序学习,需要靠自觉约束而生成,有其独特路径。学会“宅”在家里自觉进行积极的综合学习,会对整个语文的学习,乃至促进心智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今天陈老师就把自己近些天来在家静心学习思考的经验和同学们分享,送大家“语文学习三部曲”,为同学们在特殊时期保健自己身体前提下,保证学习来支支招。


一、“做”—“想”—“写”

相结合的动态学习 


家室小几十平米,大不过几百平米,但“小小空间大世界”。它可以容纳异样的东西,可以拥有广阔的世界,也可以表现居家主人的无穷智慧。特殊时期,在我们居住的空间里,每天都可以有所变化,这便需要手勤脑勤。你的书桌上除了台灯、水杯、书本,每天可以多一点自养的绿植。小小的变化,会给自己带来积极学习的情绪。


具有“人民艺术家”称号的现代作家老舍,在寒冷的冬天,总要从院子里折几小枝竹叶插在废旧的瓶子里,摆在写作的书桌上,作为他静心工作的调节,就是对我们学习的启迪。来吧,赶快动起手来,从阳台上茂密的绿植上摘一小片绿枝放在装过干果的水瓶子里,把丢掉的白菜根泡在小碗里,每天换点新水,新变化就会出现在你的视野里;我们还可以用科学课上学的本事,自制一朵假花或者一个机器人,摆放在一个角落里,这都会给你新的愉悦。




想想用什么形式留下印记呢?我们可以用手机把他们拍下照片,再用恰切的表达形式写下来:一二年级同学们联系语文课文上积累的好词句写几句话,三四年级同学们写成日记,语文能力得到了历练,多好啊!大一点的五六年级同学,都是体谅父母的孩子。来,父母做饭,你帮着择菜、洗碗;父母洗衣,你打扫屋子;父母整理屋子,你收拾床被……边劳动,边透过玻璃看看丽日蓝天,将景、人、事、心艺术地结合在一起写下来,就是真情实感的作文。即使每天都做一样的事情,用不同的体裁(记叙文、诗歌、童话等),用不同的布局谋篇构思,写出来的文章也是不一样的。


↓↓看看陈延军老师是怎么说的吧↓↓




二、“看”—“听”—“化”

相结合的静态学习


知识永远学习不完,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现在学习资源很多,到处可寻。打开电脑、手机,线上线下,夺人眼球的学习内容很多,这些学习内容很重要。但是每天“宅”在家里,只盯着这些内容,会枯燥无味,是不实际的。可是不学、不做也不行,这就要学会选择。网上的学习资源是针对大多数的学习群体设计的,每个同学学习的基础不一样,爱好特点也不一样,同学们要通过浏览、过滤,筛选出适合自己学习的内容,或拓宽自己的视野,或补充自己的未知,或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


我建议这段时间还是多看看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只要你静下心来选择几个可以跟踪的节目看下去,会有更多的收获。


比如,看《中国诗词大会》,我们跟着选手答题可以温习自己背过的古诗,并知道哪些是我们课本上的。还会把选手置换成自己,算算可以得多少分数。我们再听听王立群、康震、蒙曼教授的点评,补充学校对古诗词学习的不足;尤其是当你看到康震老师评、画、书的综合功力,其中他对一幅画不断添加元素,几首诗便奇妙结合在一起的功力,让你看到一个优秀学者学习的思路和具有的品格。




另外,多种形式的命题和比赛规则,也能给我们以后古诗命题和组织大赛积累经验。又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大赛总决赛》,你会透过一个个主持人精妙的口才和灵动的思维,学习灵妙口语表达的技巧。还可以通过康辉、董卿的精彩点评,了解选手的不足,更让我们记住很多有说服力的语言:“一切都在追求一种平衡”“伤害与被伤害,有时候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伤害他人,有时候也意味着在毁灭自己。”“如果我们失去了平衡,那对不起,枪响之后没有赢家。”你会感受“大道在于至简,一语定掌乾坤”的点评有着直击人心的力量。


还有,通过“局部—整体”的图片说明题,如,“画面中,有一个拿着枪的猎人和一只熊,猎人和熊站在一边,在一根平衡木上对峙着。”出题之妙,随着图像完全展开,带你和选手进入意想不到而需思维急转弯的境地,这时你的想象力在悄然得以发展。选手的表现还算可圈可点,但评委的一句点评赋予了这道题更深刻的立意。




再如中央一台每天中午的三集电视剧《平凡的世界》,让我们加深对小说原著阅读的理解。特别需要提醒同学们的是,还要注意收看奋战在抗击疫情前线的医务工作者昼夜不停抢救病人的报道。危难面前,尤其是钟南山、李兰娟院士带领团队奋战一线的典型事迹,这是最好的中国故事,是同学们树立理想的最好样板。它让我们思考:什么是关键时候的挺身而出?我们现在好好学习是为了什么?我们可以把自己的思考以“观后感、书信、日记”形式写下来,达到“讲好中国故事,激励自己前行”的目的。


↓↓看看陈延军老师是怎么说的吧↓↓




三、“说”—“读”—“诵”

相结合的沉浸学习


在学校习惯了和小伙伴有说有笑的学与玩,而每天“宅”在家里和最熟悉不过的亲人单调相处,免不了心理疲劳。很多家长对我们管教多,很多同学可能在大人面前不爱多说话。在家学习就怕“哑”式的“寂寥”学习。


同学们要争取主动,充分利用和一家人在一起的机会,多开口,多和亲人交流。我们可以提出生活学习方面的问题,可以交流自己对人情世故的理解和看法,可以分享自己一天在家里学与做的快乐。家庭交流以给对方带来愉悦为本,所以交流时要注意语言的得体,以及表情、语速、语调和语气的合适,练就口语交际能力是重要的语文能力。


再就是“宅”在家里的“多读”,这里的读是整本书阅读。尤其是喜欢的书要学会多种思维去立体读,这一遍读和下一遍读应有不同的多元收获。比如读《西游记》,“大概读”和潜下心来“好好读”是有差异的。




我主张有效“七步读书”的方法:


(1)翻看目录和摘要粗枝大叶地读。


(2)读有趣热闹的故事情节,比如《猴王出世》《三打白骨精》等。


(3)借助资料读,比如为什么金箍棒是“1350斤”,为什么玉皇大帝遭遇“1750劫”,克服一劫需要“129600年”……这些数字怎么来的?网上查找资料会带出很多的知识,更能领略神话的神奇,了解作者的综合功力。


(4)带着问题读:孙悟空师父须菩提祖师为什么隐居神山?为什么如来收拾孙悟空?菩萨为什么有那么多本事?……你会发现小说就是社会和人生的缩影。


(5)联系实际读(我们怎么有时和师徒四人一样:有听话时候,有叛逆时候,有贪吃时候……)


(6)摘录式的文学赏读。你看很多地方描写多么美妙。“万寿山福地,五庄观洞天”“丝飘弱柳平桥晚,雪点香梅小院春”……


(7)调整改变自己读:读完得出自己不学唐僧的拘泥,不学孙悟空的顽劣,不学猪八戒的粗心大意,不学沙和尚的没有个性。还需要提醒的是,一定的记诵能力是学好语文的基本功。课本上的、课外阅读来的好词佳句、优秀古诗词、精美片段等,都值得背诵。每天早上起来可以温习背过的,可以有新的发现与背诵,不拘形式,多多益善。


以上三个结合,是“宅”在家里学习语文之道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学习语文好习惯的招数。请同学们不妨一试,或许对你语文学习有所帮助。陈老师祝每个同学在特殊时期,“宅”在家里学到更多的知识,自觉练就语文功力!




相关词推荐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通过本网发布的作品,本网受著作权人委托禁止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未经书面授权的情况下转载使用。

【报案平台】- 【区域合作】- 【广告合作】- 【公司介绍】- 【诚聘英才】- 【营业执照】- 【网站声明】- 【网站介绍】

投诉电话:010-60685631    投诉邮箱:chinazjzs@126.com    地址:北京市怀柔区开放东路—号209室

高考、招生考试、高校招生计划、简章、重点院校、普通高校、民办院校、分数线查询—教育招生网为您择校提供便捷服务

北京东方鹏翔网络科技公司主办    京ICP备13039119号-2    京公网备案信息1101160200054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