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云组会”,助力研究生教育停课不停学
本网讯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学校根据教育部和江西省教育厅有关精神,制定了《江西理工大学疫情防控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发布了《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及相关事项的通知》、《致全体研究生同学的一封信》,布置疫情防控期间研究生教育管理各项工作,要求任课教师和全体导师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统筹安排线上教学,加强对研究生的远程指导。分管副校长刘祖文:“‘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是疫情防控期对研究生教育的基本要求。围绕这一目标,我们的职能部门周密部署,各学院(学部)认真落实,积极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研究生教育管理各项工作,切实加强对研究生特别是湖北籍研究生的关心关爱;任课教师以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使命感,积极开展‘云课堂’线上教学;导师们通过微信、钉钉、腾讯课堂等打破空间阻隔,搭建学术沟通的桥梁,开展‘云组会’线上指导研究生学习科研,最大程度减小疫情对研究生教育的影响。”

团队负责人、博士生导师、校党委书记罗嗣海教授经常在团队微信群与研究生进行交流。近期专门组织召开了离子型稀土绿色提取团队的线上组会。组会还特别邀请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队伍建设项目”的教师、被共青团江西省委评为“表现突出的青年集体”的大学生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牵头人、我校2018级博士研究生饶先发老师介绍其假期返乡期间的抗疫故事以及学习科研心得,研究生逐一汇报假期的学习和科研情况,毕业研究生还重点汇报论文与就业进展情况,课题组王观石老师主持了组会,建测学院部分年轻研究生导师观摩了组会。罗嗣海对研究生的课程学习、课题研究及论文进展进行指导和点评;就遵守校地疫情防控规定、主动参与志愿活动、多做家务多沟通交流、充分用好时间、加快论文进展、积极就业提出要求;
最后,罗嗣海对研究生提出“在抗疫大课中汲取德育营养、在远离校园中提升学术素养、在日夜相处中增进家庭情感”三点希望。组会结束后,罗嗣海还与观摩组会的年轻研究生导师进行了座谈,希望年轻导师们在坚守学术方向中提升学术水平、在注重日常言行中提升人格魅力、在真心关爱中全面履行职责,努力成为受研究生欢迎和尊敬、对学生真正负责的学术导师和人生导师。据悉,该团队在防疫期间始终坚持离子型稀土绿色提取相关研究,近期共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和国际发明专利各1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投稿5篇高水平论文,其中2篇在SCI1区收录。

“年初三准备开工!那只科研猫又来了,还带了团队,这是在我办公室开了组会吧?”这是我校外语外贸学院博士生导师郑明贵教授的一条日常微信朋友圈。2020年正月初三,郑明贵已回到办公室,开始科研工作。受疫情影响,团队成员不能按期返校,但是“停学不停研”,科研的脚步不能停止,郑明贵要求团队研究生居家做科研,并通过微信进行线上云指导,保证科研节奏。每月定期召开的组会是郑明贵科研团队的重要科研手段。疫情防控期间,郑明贵团队利用网络平台,以视频会议的形式开展线上组会。据了解,郑明贵团队是我校文科专业中规模较大,成果较多的团队之一,已培养30多名优秀研究生。2020年以来,团队共投稿25篇,录用CSSCI 4篇,CSCD 4篇,北大核心3篇,仍然在投稿的14篇。

生物增材制造团队帅词俊教授依照惯例每周举行一次课题组视频会议,组织研究生和青年教师开展线上科研活动,指导不同年级研究生有序开展各自任务:博士研究生进行开题报告前期工作,开展综述论文写作;二年级研究生整理实验研究数据,撰写、修改发表科研论文,进行专利撰写工作;一年级研究生在完成线上课程学习的同时,查阅整理相关文献,为后续科研工作做准备。目前,团队研究生的学习和科学研究基本没有受到疫情影响,2020年前三个月已发表高水平论文7篇,近期还投稿论文6篇正在审稿。

材料冶金化学学部负责稀土领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的研究生导师肖燕飞不但定期召开“云组会”,还通过以“攻坚克难,共迎春暖花开”为主题的“思政云课堂”,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做好对研究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提醒研究生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研究生导师肖燕飞:“做好研究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是导师的第一责任。疫情防控期间,我们不能像最美逆行者一样奋战在抗疫一线,只能以自己的方式,减少疫情对研究生培养的影响。通过‘云组会’,创新研究生指导方式,虽然没有正式开学,但研究生的学习任务也不少,团队5名研究生均积极参与稀土领域国家级科研项目,共发表高水平论文12篇,近期投稿2篇。”
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赖丹教授及时向研究生分享有关疫情对经济影响的文章、国家出台的各项经济政策、企业的自救行为、媒体分析师的分析报告,引导研究生将专业知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升财经素养和选题敏感度。定期采用“腾讯课堂”直播方式召开研究生组会,组会前一天将研究生论文发送给团队研究生细读,组会时对研究生的论文逐一点评,要求所有研究生线上交流时提出各自的看法,通过研究生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及老师的最终点评,让研究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学术论文的写作思路、写作技巧和规范。此外,还利用微信、电话等方式及时向研究生发布学校对研究生教育相关工作的重要信息,引导学生塑造阳光心态、积极面对疫情。
材料冶金化学学部研究生贺强:“导师通过视频会议和QQ、微信等即时通讯方式定期召开组会、对研究生的预答辩、开题等都进行针对性的指导,督促我们积累文献阅读、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以及论文的分析和撰写,为开学后的实验研究夯实基础。在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育,我充分感受了学校和老师的关心关爱,希望我们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战胜疫情,中国加油。”
外语外贸学院研究生王翔:“疫情阻挡不了学习的脚步,病毒掩盖不去科研的热情。面对困难,郑老师积极寻求应对方法,始终使得团队科研稳步前行。大家的科研战场从实验室搬到了居家书房,从图书馆搬到了线上访问终端,从线下搬到了线上。在郑老师的带领下,团队氛围很融洽,线上交流也体现出充分的作用,大家都保持着良好的科研势头。疫情是暂时的,科研却是永恒的。疫情过后,我会摘下口罩,走近实验室,去见我最想念的你们。”

除了通过“云组会”加强对研究生学习科研指导,学校前四周已开课的179门研究生课程均顺利推进线上教学,其他175门研究生课程均已做好线上教学准备。此外,各学院(学部)坚决落实学校各项防控要求,及时做好各类信息报送,切实关心关爱每一位研究生身体健康和学习科研。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黄学雨:“我们学院及时落实疫情防控各项要求,相关人员各负其责,研究生秘书董丽凤老师每天及时了解反馈学生健康情况,对身体不适的同学,及时登记信息,给予关心和指导,并给予跟踪,直到康复。及时给予线上教学手机流量不足的同学发放线上教学流量专项补贴;给予疫情期间留校研究生发放生活补助;留校研究生出现身体不适的,积极帮助购买对症药品,帮助考博同学办理报考资料盖章等。”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通过本网发布的作品,本网受著作权人委托禁止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未经书面授权的情况下转载使用。
链接-合作教育招生网欢迎教育机构、媒体、高校、出版机构等联系合作 合作热线:010-60685631 邮箱:chinazjzs@126.com
【报案平台】- 【区域合作】- 【广告合作】- 【公司介绍】- 【诚聘英才】- 【营业执照】- 【网站声明】- 【网站介绍】
投诉电话:010-60685631 投诉邮箱:chinazjzs@126.com 地址:北京市怀柔区开放东路—号209室
高考、招生考试、高校招生计划、简章、重点院校、普通高校、民办院校、分数线查询—教育招生网为您择校提供便捷服务
北京东方鹏翔网络科技公司主办 京ICP备13039119号-2 京公网备案信息1101160200054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