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信息

院校隶属:吉林省教育厅

所在地:吉林省

录取批次:本科/高职(专科)

院校官网:zsb.ybu.edu.cn

电话:0433-2732477 0433-2732469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公园路977号

听得见的招生简章

有音乐,灵魂便不会寂莫,用美妙的音符,编出灿烂的人生乐章

校园简介

  • 学校概况
  • 招生章程

学校简介

学校简介

延边大学(Yanbian University)坐落在享有“教育之乡”美誉的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首府延吉市,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西部开发重点建设院校、吉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重点支持建设大学。

延边大学始建于1949年,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的高校之一。曾隶属于国务院高教部,1957年划归吉林省所属。1958年8月,延边大学分立为延边大学、延边医学院、延边农学院、延边工学院。1996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原延边大学、延边医学院、延边农学院、延边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吉林艺术学院延边分院和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延边科技大学(筹)合并组建成新的延边大学。

延边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涵盖了除军事学之外的12大学科门类。学校设有21个学院,74个本科专业,6个一级博士授权学科(含50多个二级博士授权点),24个一级硕士授权学科(含149个二级硕士授权点),11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2个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建设学科。近年来,学校全面实施“人才培养质量工程”,依托多元文化教育资源和民族特色、区域特色优势,大力推进特色专业建设,有7个专业被列为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专业被列为省级特色专业;学校还建设了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3个省级教学团队;3门国家级精品课,22门省级精品课和57门省级优秀课程,近三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0项。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在2002年和2008年两次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均获得优秀评价。

学校拥有一支学风严谨、力量雄厚、梯队合理的教师队伍,现有教师2,338人,其中专任教师1,318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536人,占40%;具有硕士学位的604人,占45%;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786人,占60%;聘请了包括杨振宁博士在内的300多名国内外著名专家担任我校的名誉教授、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7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教指委成员2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吉林省教学名师4人,全国模范教师和优秀教师5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全国劳动模范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2人。获得宝钢教学奖特等奖提名奖1人,优秀奖11人;获得曾宪梓教师奖和霍英东教师奖19人。吉林省特聘教授、首席教授等省部级各类专家、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100余人。我校引进、推荐的1名韩国籍科学家成功入选第二批“外专千人计划”。

学校面向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3,0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3,700余人,本科生18,000余人,专科生800余人,以及来自34个国家的留学生600余人,构成了多元文化荟萃的大家庭。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进完全学分制,注重学生的自主选择与自主学习,注重中外联合合作培养的海外学习经历和社会实践经历,建立了具有跨文化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学士、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体系,毕业生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建校65年来为国家培养了10万余名具有跨文化素质与能力的各民族高级专门人才,为区域经济振兴、国家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现设有长白山生物资源与功能分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朝鲜韩国研究中心;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朝鲜语言文字信息化基地;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国家汉办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与延边大学共建东北边疆历史与社会研究基地;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与延边大学共建中国朝鲜族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吉林省转基因动物与胚胎工程重点实验室;吉林省延边黄牛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朝药产业公共技术研发中心;吉林省新型节能环保建材工程研究中心;免疫生物学吉林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图们江区域开发研究中心;吉林省特色文化建设基地—渤海文化研究中心、朝鲜族文化研究中心;吉林省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朝鲜半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吉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与延边大学共建吉林省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中心;韩国高等教育财团与延边大学共建亚洲研究中心以及长白山植物资源研究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民族研究院等几十所科研机构。主办了中文核心期刊《汉语学习》、《东疆学刊》,设有中国朝鲜语学会等4个国家级学会,成为学校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和基地。

学校坚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国家、地方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彰显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能力。近三年共承担国家“973”前期重大专项、科技部重大专项、农业部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9项,省部级项目113项,地厅级项目111项,国际合作项目225项,其中“抗口蹄疫转基因猪新品种培育”项目组2012年6月成功克隆出我国首例红色荧光转基因五指山小型猪,使我校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延边黄牛肉用新品系”项目组培育出了被农业部认定的中国第一个肉牛品种——延黄牛。近三年共发表学术论文5,784篇,其中国际三大科技文献检索论文(SCI、EI、ISTP)853篇;获得省级以上各类科研奖项89项,获得专利70项。同时,通过“211工程”三期建设,在东北亚研究和图们江流域开发、长白山生物资源保护与开发、民族历史和文化研究等三大领域搭建了若干研究平台,产生了“中国朝鲜族通史”、“韩国诗话全编校注”、“气流式微富集”方法及“ME-101多功能微萃取仪的产业化”等一批标志性成果。

学校坚持国际化战略,与22个国家和2个地区的296所院校和科研机构或国际学术组织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充分发挥语言、学科与地缘优势,打造了长白山论坛和图们江论坛两大国际学术论坛品牌,每年交流互访的专家学者近1,000名。在保持与东北亚国家和地区交流的基础上,不断拓展与欧美国家高校合作交流。先后与俄罗斯远东大学、日本明治大学、韩国首尔大学、朝鲜金日成综合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建立了校际关系。学校在韩国忠北大学建有一所孔子学院。

学校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有近200个学生社团,富有民族特色的高水平文艺演出、精彩的体育赛事,高层次的周末讲坛、丰富的科技创新竞赛,为学生成长成才营造了浓郁的多元文化氛围。校园占地面积318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近68万平方米,图书馆各类纸质藏书达200多万册。美丽的校园,优良的办学条件,完备的基础设施,先进的教学楼、实验楼,整洁的学生宿舍、食堂,多功能的体育馆和活动中心,满足了教学科研和学生成长成才需要。

建校65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多元文化融合与创新的理念,形成了加强多元文化教育、培养具有跨文化素质民族人才的鲜明办学特色。学校的发展也始终得到了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董必武代主席等老一辈领导人以及胡耀邦、江泽民、贾庆林、张德江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亲临学校视察工作并题词,为学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面向未来,延边大学将以传承民族文化、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造福人类为己任,秉承“求真、至善、融合”的校训精神,继续发扬“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传承文化、突出特色,民族团结、共教共学,广泛交流、多边合作”的优良办学传统,努力把学校建设成国外有一定影响、国内有重要地位,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   (以上数据截至2013年12月)


延边大学2019年招生章程

已经由上级主管部门审核通过

延边大学2019年招生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我校今年招生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以及教育部有关规定,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本章程适用于我校今年普通高等教育的本科、专科层次招生工作。

第三条

学校全称:延边大学

办学类型: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性质:公办

招生层次:本科、专科

第四条 学校主校区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公园路977号。科学技术学院校区地址:吉林省延吉市朝阳街3458号。珲春校区地址:吉林省珲春市站前大街5588号。

第二章  收费标准

 第五条 学费收取标准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每生每学年3850元;国际政治专业每生每学年3850元;汉语言文学专业每生每学年3850元;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每生每学年3850元;统计学专业每生每学年3850元;教育技术学专业每生每学年3850元;小学教育专业每生每学年3850元;心理学专业每生每学年3850元;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每生每学年3850元;地理科学专业每生每学年3850元;历史学专业每生每学年3850元;新闻学专业每生每学年3850元;汉语言专业每生每学年3850元;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每生每学年3850元;物理学专业每生每学年3850元;化学专业每生每学年3850元;应用化学专业每生每学年3850元;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每生每学年3850元;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每生每学年3850元;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每生每学年3850元;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每生每学年23000元;农学专业每生每学年3850元;学前教育专业每生每学年3850元;园林专业每生每学年3850元;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每生每学年3850元;园艺专业每生每学年3850元;动物科学专业每生每学年3850元;动物医学专业每生每学年3850元;环境科学专业每生每学年3850元;生物技术专业每生每学年3850元;少数民族预科班专业每生每学年5000元;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每生每学年3850元;工商管理专业每生每学年4180元;市场营销专业每生每学年4180元;旅游管理专业每生每学年4180元;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每生每学年4180元;会计学专业每生每学年4180元;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每生每学年4180元;行政管理专业每生每学年4180元;物流管理(专科)专业每生每学年3850元;酒店管理(专科)专业每生每学年3850元;电子商务(专科)专业每生每学年3850元;物流管理专业每生每学年4180元;土木工程专业每生每学年4400元;建筑学专业每生每学年4400元;药物制剂专业每生每学年4400元;药学专业每生每学年4400元;社会学专业每生每学年4620元;体育教育专业每生每学年4620元;经济学专业每生每学年4620元;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每生每学年4620元;法学专业每生每学年4620元;运动训练专业每生每学年9000元;经济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每生每学年23000元;休闲体育(专科)专业每生每学年4400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每生每学年4840元;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每生每学年4840元;通信工程专业每生每学年4840元;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每生每学年4840元;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每生每学年24000元;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专业每生每学年4510元;护理(专科)专业每生每学年4730元;俄语专业每生每学年5060元;日语专业每生每学年5060元;日语(零起点)专业每生每学年5060元;英语专业每生每学年5060元;英语(零起点)专业每生每学年5060元;朝鲜语专业每生每学年5060元;临床医学专业每生每学年5060元;口腔医学专业每生每学年5060元;麻醉学专业每生每学年5060元;中医学专业每生每学年5060元;预防医学专业每生每学年5060元;护理学专业每生每学年5060元;旅游英语(专科)专业每生每学年4730元;商务日语(专科)专业每生每学年4730元;应用俄语(专科)专业每生每学年4730元;应用韩语(专科)专业每生每学年4730元;表演专业每生每学年7000元;舞蹈表演专业每生每学年7000元;音乐学专业每生每学年7000元;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每生每学年7000元;音乐表演专业每生每学年8000元;绘画专业每生每学年8000元;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每生每学年8000元;产品设计专业每生每学年9000元;美术学专业每生每学年9000元;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每生每学年9000元;环境设计专业每生每学年9000元;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科)专业每生每学年5610元;室内艺术设计(专科)专业每生每学年5610元。

第三章  学历证书颁发

 第六条 学生完成培养方案要求的教学内容,成绩合格,符合毕业条件,本科毕业生由延边大学颁发国家规定的本科毕业证书。专科毕业生由延边大学颁发国家规定的专科毕业证书。高职毕业生由延边大学颁发国家规定的专科(高职)毕业证书。

第四章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及有关程序

第七条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政策主要内容

国家在高等教育本专科阶段建立了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包括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师范生免费教育、退役士兵教育资助、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助学贷款代偿、服义务兵役国家资助、直招士官国家资助、新生入学资助项目、勤工助学、学费减免、地方政府奖学金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入学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在家庭户籍所在地的县(市、区)级教育部门申请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用于解决学费和住宿费。入学时,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新生如暂时筹集不齐学费和住宿费,可通过学校开设的“绿色通道”报到。入学后,再向学校申请资助,由学校核实认定后采取不同措施给予资助。其中,解决学费、住宿费问题,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以国家励志奖学金等为辅;解决生活费问题,以国家助学金为主、勤工助学等为辅。

第八条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校内资助政策主要内容

我校建立了奖、助、贷、勤、补、免的“六位一体”助学体系,每年从学校事业收入中提取5%的经费,专款专用。同时引进了国内外捐助,助力学生资助工作,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学校和社会为补充的“三位一体”资助格局,形成常规资助如助困性资助、奖励性资助和突发应急资助(补偿性资助)有机结合的“多元混合”资助模式。

校内有完善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配套资助政策措施。除国家在高等教育本专科阶段实施的资助政策以外,我校综合采取孤儿学生专项救助金、临时困难补助、朴文一奖学金、郑判龙奖学金、蓝英奖学金、朴玉莲贫困生助学金、三星奖学金等41项国内外专项奖、助学金、“完费注册”等方式,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具体内容详见延边大学奖(助)学金指南。

第九条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对象及相关程序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不足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学生需向学校申报家庭经济困难,由学校根据有关部门设置的标准和规定的程序、以民主评议方式认定。

第十条 其他

有关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具体内容详见《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简介》,此《简介》每年统一由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印制,随录取通知书邮寄至每名新生手中。

第五章  招生说明

第十一条  专业培养对外语的要求

1.本科

(1)只招英语考生的专业:英语、日语(零起点)

(2)只招日语考生的专业:日语、英语(零起点)

(3)招英语或日语考生的专业:俄语

2.专科

(1)只招英语考生的专业:应用韩语(专科)、旅游英语(专科)、商务日语(专科)

(2)招英语或日语考生的专业:应用俄语(专科)

3.经济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宜英语语种考生报考。

4.其他专业外语语种不限。

第十二条  批准的招收男女生比例的要求

我校各专业不限性别。

第十三条  经批准的身体及健康状况要求

执行教育部、卫生部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规定。

第十四条  大类招生

学校招生本科专业为73个,其中31个专业按照13个大类招生。具体如下:

    1.经济学类(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

2.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

3.政治学类(国际政治、思想政治教育)

4.教育学类(教育技术学、学前教育、小学教育)

5.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国际教育、汉语言、汉语言文学)

6.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

7.化学类(化学、应用化学)

8.地理科学类(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科学)

9.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技术)

10.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11.植物生产类(农学、园艺)

12.动物生产类(动物科学、动物医学)

13.药学类(药学、药物制剂)

学校实施“三时段一贯通”本科人才培养路径。“三时段”是指,学校本科人才培养分为“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和“多元方向培养”三个时段,多元文化教育融入全部时段。“大类培养”重在夯实基础,加强素质教育;“专业培养”注重专业素养和能力的培养;“多元方向培养”阶段突出个性化发展,学生可根据需要自由选择“学术方向”、“交叉复合方向”和“就业创业方向”等不同方向的课程。

学校在以下本科专业中实施大类培养:

经济管理类:含经济学类(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农林经济管理,共6个专业;

人文社会科学类:含政治学类(国际政治、思想政治教育)、行政管理、历史学、社会学,共5个专业;

教育学类:含教育技术学、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共3个专业;

朝鲜语言文学与新闻传播学类:含朝鲜语言文学、新闻学,共2个专业;

中国语言文学类:含汉语言、汉语国际教育、汉语言文学,共3个专业;

化学类:含化学、应用化学,共2个专业;

数理类:含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物理学,共3个专业;

地理科学类:含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科学,共2个专业;

工学类:含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技术)、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建筑学、土木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共9个专业;

植物生产类:含农学、园艺,共2个专业;

动物生产类:含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共2个专业;

食品生物类:含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共2个专业;

药学类:含药学、药物制剂,共2个专业。

大类培养与专业分流工作的相关细则,可参看延边大学招生网:http://zsb.ybu.edu.cn。

第十五条  录取规则

1.遵循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原则。

2.凡符合国家当年有关政策规定照顾的考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3.民族和答卷语种要求:朝鲜语专业、应用韩语(专科)专业招汉语答卷非朝鲜族考生,汉语言专业招朝鲜族考生;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朝鲜语言文学)、日语、英语(零起点)专业招朝鲜语答卷考生,汉语言文学专业招汉语答卷考生。吉林、黑龙江、辽宁三省的民族和答卷语种要求均在各省公布的招生计划中标注,其他省份无民族要求。

4.志愿录取原则:学校在非平行投档省区调档比例控制在120%以内,原则上在平行投档省区根据生源情况按100%-105%调档。按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优先录取第一志愿报考延边大学的考生,第一志愿生源不足时,从后序学校志愿中补齐,但不能低于该省、市、自治区同批次最低控制分数线。专业志愿录取采取“专业清”的方式录取,即采取专业志愿优先的原则,充分尊重考生的专业志愿,按考生填写的专业志愿顺序依据投档分由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相同分数,文史类考生按照语文、外语、文综合、数学排序,理工类考生按照数学、外语、理综合、语文排序;考生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时,若服从专业调剂,则根据考生成绩从高到低并兼顾相关科目成绩调剂到其它专业(中外合作办学类专业只接受有该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志愿的考生);对于总分低于所报专业录取分数线,又不服从调剂的考生做退档处理。专业调剂和退档时均不再征求考生意见。已经实施高考改革的省市录取原则按照该省市改革相关政策执行。

5.按专业大类招生及兼招师范类的专业,学生入学后施行宽口径培养模式,一年级学习通识教育课程和学科基础课,二年级分流到各专业。

6.江苏省考生选测科目等级须达BC及以上,4门必测科目等级达到C级及以上等级,信息技术等级必须合格。依据“先分数、后等级”的原则对考生排序并确定专业录取;同分情况下,按两门选测科目等级择优录取。优先录取的等级顺序为A+A+,A+A,A+B+,AA,A+B,AB+,A+C,AB,B+B+,AC, B+B,B+C,BB,BC。如仍相同,文科考生再依次按语文(不含附加分)、外语、数学分数,理科考生再依次按数学(不含附加分)、外语、语文分数进行排序。

7.体育教育专业:考生须参加各省组织的体育教育专业测试并成绩合格。进入投档分数线的考生先按文化课成绩排序录取招生计划的50%(文化课成绩同分时,按照专业成绩排序),再按照专业考试成绩排序录取招生计划的50%(专业成绩同分时,按照文化课成绩排序)。

8.休闲体育(专科)专业:进入投档分数线的考生,体育成绩达到生源地省市专科合格线,按照文化课成绩排序,择优录取,文化课成绩相同的,优先录取体育成绩较高的考生。

9.表演、舞蹈表演、音乐表演、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须通过我校组织的专业校考。文化课成绩达到各省艺术类投档分数线的考生不分艺术(文)、艺术(理),按专业成绩排序;专业成绩相同时,按文化课成绩排序;文化课成绩相同时,按照语文、外语、数学排序。

10.美术与设计类专业投档进我校的考生,文化课成绩达到各省艺术类投档分数线,分艺术(文)、艺术(理),按照“文化课成绩的60%+省统考成绩的100%”计算综合成绩,按综合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综合成绩相同时,优先录取文化课成绩高的考生;文化课成绩相同时,艺术(文)考生按照语文、外语、文综合、数学排序。艺术(理)考生按照数学、外语、理综合、语文排序。不分艺术(文)、艺术(理)投档的省份,统一按照“文化课成绩的60%+省统考成绩的100%”计算综合成绩,按综合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综合成绩相同时,优先录取文化课成绩高的考生;文化课成绩相同时,按照语文、数学、外语排序。对录取规则排序方式有特殊要求的省份,按该省份政策执行。

11.对口招生专业:投档进我校的考生,按专业志愿由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投档分相同时按单科顺序及分数从高到低排序。以职业技能测试成绩、外语、数学、语文为顺序,科目成绩高者优先录取。

12.运动训练专业:按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等有关文件规定执行。符合国家运动训练专业报考条件,通过国家体育总局统一组织的专业考试及文化课考试,成绩达到国家体育总局划定的文化课录取控制线者,按专业考试成绩*70%+文化课考试成绩*30%,分项目招生计划择优录取。

13.高水平运动员:按照国家审批项目,参加按照国家要求组织的专业考试合格,并与学校签订协议,按照协议内容执行。

14.少数民族预科班的招生对象为少数民族考生。按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执行。招生计划的80%招朝鲜族、20%招其他少数民族考生。只录取有预科班专业志愿的考生,不招收调剂志愿考生。

第十六条 联系方式

学校网址:http://www.ybu.edu.cn

通讯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公园路977号

联系电话:0433-2732477

联系人:招生办公室

第十七条本章程由延边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本章程未尽事宜及国家政策最新变化事项,按照国家招生政策执行


校园风光


x

【报案平台】- 【区域合作】- 【广告合作】- 【公司介绍】- 【诚聘英才】- 【营业执照】- 【网站声明】- 【网站介绍】

投诉电话:010-60685631    投诉邮箱:chinazjzs@126.com    地址:北京市怀柔区开放东路—号209室

高考、招生考试、高校招生计划、简章、重点院校、普通高校、民办院校、分数线查询—教育招生网为您择校提供便捷服务

北京东方鹏翔网络科技公司主办    京ICP备13039119号-2    京公网备案信息1101160200054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导航

联系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