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信息
了解学校的基本信息
校园简介
了解学校的历年章程
院校招生
了解学校的招生计划,录取分数
校园风光
查看学校的风光
学校信息
校园简介
福州墨尔本理工职业学院
Fuzhou Melbourne Polytechnic
福州墨尔本理工职业学院是闽江学院与澳大利亚墨尔本理工学院两所公立大学合作举办的高等国际学院(办学许可证编号:GOV35AUA03INR20170936N)。学院前身为闽江学院爱恩国际学院,实际已有19年中外合作办学历史。2017年1月,学院获教育部批复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并更名为福州墨尔本理工职业学院,是全国第十二家、福建省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中外合作办学高校。
学院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担任省长期间,积极推动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友好省州关系的背景下成立的。学院遵循时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并兼任学院举办方闽江学院前身原闽江职业大学校长期间,习总书记提出的“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的办学思想,倡导“融合至善,明德自强”的办学理念,引进借鉴澳洲大学优质教育资源,服务福建、福州“六区叠加”对国际化人才的迫切需求,培养具有爱国情怀、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具有国际同类专业水准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达到双方院校毕业条件的学生可获得中澳双证书——福州墨尔本理工职业学院大专毕业证书和澳大利亚墨尔本理工学院副学士学位或澳洲专科(Diploma)证书。
学院目前开设涵盖电子信息大类、财经商贸大类、旅游大类等多个与国际教育接轨的“新工科”“新商科”专业,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实行与国际教育接轨的多元化办学模式,引入澳洲百年历史的TAFE教育以及墨尔本理工学院先进的课程体系,结合国内实际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副学士学位课程教育。副学士学位课程教育优于高等专科教育,更好衔接本科教育,赴国外深造转移更多学分,大大缩短留学时间。
学院拥有一支中外教相结合的 “双语双师型”师资队伍,实施与国际教育接轨的教学管理,建立内部审查、校外评估、国外监控的多元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教学符合中国高等教育的要求并接受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与标准署(TEQSA) 、澳大利亚技术质量保障局(ASQA)的评估并监督。20年办学,学院逐步形成了“一强化、二融合、三培养、四通道”的办学特色,即学生持续三年强化以EAP为核心的福墨英语教育;构建“通专融合”的国际化课程体系;中方、外方和企业三方共育人才;学生毕业可直接就业、专升本、出国直升和海外留学。
目前,学院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成为首批福建省高校党建工作示范点;获批省级跨境电商专业群;拥有福建省职业院校专业群实训基地、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福建省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等多项省级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重点建设项目;搭建多个校级科研平台;福建省民宿智库委员会落户学院;与亚马逊、甲骨文开展实质性校企合作,成立福州墨尔本理工职业学院甲骨文大学教育中心,课程已进入人才培养方案;与希尔顿福建区域8家酒店及墨尔本区的酒店共建“中澳协同、两校两店”的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取得良好成效。
学院不断拓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已有69所国外大学及教育机构先后来院磋商合作办学事宜128批次,交流访问次数达409人次。学院与83所国外大学和海外教育机构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欢迎学生前往继续深造。办学至今,学院已向社会输送毕业生近5000人,毕业生拥有良好的英语沟通能力和国际化专业水准,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学院中外合作办学成效显著,近三年共639名学生报考专升本考试,平均录取率达87%;专升本平均录取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55%左右,专升本录取率位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学院还成功帮助1000多名学生前往澳大利亚、美国、英国等十几个国家的知名大学继续深造,签证通过率高,出国学生中大部分已取得海外硕士学位,获得良好发展。学院已成为福建省中外合作规模最大、赴海外深造学生数最多的院校。
在20年中外合作办学基础上,学院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未来,学院将进一步加强国际化办学内涵建设,夯实办学基础,增强综合实力,打造和树立中外合作办学品牌,建设成为创新多元、融合发展、特色鲜明的国际化高等职业院校。
福州墨尔本理工职业学院
2019年普通高考招生章程
为保证2019年普通高考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维护学院和考生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和教育部《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等有关规定,经我校招生委员会研究通过,特制订此招生章程,并向社会公布。
一、学院全称
福州墨尔本理工职业学院(国标代码:16411)
二、学院地址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联榕路9号
三、办学类型、层次
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高职专科、学制三年
四、学历证书的学校名称及证书种类
学生完成学业,按教育部有关规定,根据学生入读的课程,达到福州墨尔本理工职业学院与澳大利亚墨尔本理工学院毕业条件的学生,可获得中澳双证书。
1.中方证书:取得国家承认学历并经教育部电子注册的福州墨尔本理工职业学院普通高等学校专科毕业证书;
2.澳方证书:澳大利亚墨尔本理工学院副学士学位或澳洲专科(Diploma)证书。
五、学院概况
福州墨尔本理工职业学院是闽江学院与澳大利亚墨尔本理工学院两所公立大学合作举办的高等国际学院,是教育部批复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是全国第十二家、福建省首家独立设置的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前身为闽江学院爱恩国际学院,已有20年中外合作办学历史。
学院位于福州大学城闽江学院北门,共享闽江学院的优质资源。学院设有国际经济与金融系、计算机文化创意系、国际商务系、语言中心、通识教育中心;根据福建省、福州市社会经济发展对国际应用型人才需求,开设会计、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跨境电商方向)、国际金融、酒店管理(国际酒店管理方向)、休闲服务与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云计算技术与应用、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信息安全与管理、物联网应用技术等涵盖电子信息大类、财经商贸大类、旅游大类的一批与国际接轨的专业。
六、招收男女比例
男女兼招,各专业不设男、女生比例。
七、专业招生计划及各专业相关要求
1.2019年普通高考我院面向全国招生,各省、市、自治区招生专业及招生计划以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向社会公布的计划为准。
2.各专业外语语种:我院目前仅以英语作为基础外语安排教学。
3.各专业考生身体健康状况要求按教育部、卫生部、残疾人联合会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附件和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的规定执行。
八、组织机构
1.成立以学院领导为组长的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导2019年招录工作,学院招生留学处负责处理日常具体工作。
2.成立以学院党委分管纪检的院领导为组长的纪检监察小组,负责监督招生录取的各项工作和处理各类招生投诉自觉接受上级招生主管部门和社会的监督,确保学院的招生工作公开、公平、公正,择优录取。
九、录取规则
1.福建省实行“按专业志愿平行投档模式”录取。
2.省外专业采用“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录取规则,即对进档考生按分数从高分到低分顺序排列,按分数排序依次录取到第一专业,如第一专业录满,依次录取到第二、三专业,以此类推;若考生所填报的专业已录满,有填写“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按分数优先的原则录取到未满额的专业。
3.降分原则:如线上生源不足,按各省录取政策规定,可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下降分录取。
十、收费标准及退费办法
1.学费:各专业学费按照福建省物价局文件(闽价费〔2017〕225号文件)核定的收费标准执行。18000元/学年。
2.住宿费:按专业统一安排住宿,每生每年1300元收取(根据闽价费〔2007〕75号文件、榕价费〔2012〕69号文件)。
3.退费办法:根据福建省物价局、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教育厅文件(闽价费〔2005〕435号文件)的规定,进行学费、住宿费和代办费的清退。
十一、奖、贷、助学办法
学院实行奖学金制度,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校优秀综合奖学金等多种奖项,对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或在学业成绩、创新、创业、艺术、体育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同时,学院根据中外合作办学特点,特设英语学业奖学金、雅思之星、英语词汇达人等奖项,鼓励学生加强英语学习。
学院对贫困生实行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提供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学费减免、国家助学金、临时困难补助、校内勤工俭学岗位、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补助,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十二、咨询、查询、联系方式
凡报考我院的考生,可登录学校网站或来电咨询。
咨询电话:400-888-9890
0591-83761931/1932/1934/1936/1930
咨询 Q Q:1692229011
传 真:0591-83761777
监察电话:0591-83761994
十三、本章程由福州墨尔本理工职业学院招生留学处负责解释。
校园风光
链接-合作教育招生网欢迎教育机构、媒体、高校、出版机构等联系合作 合作热线:010-60685631 邮箱:chinazjzs@126.com
【报案平台】- 【区域合作】- 【广告合作】- 【公司介绍】- 【诚聘英才】- 【营业执照】- 【网站声明】- 【网站介绍】
投诉电话:010-60685631 投诉邮箱:chinazjzs@126.com 地址:北京市怀柔区开放东路—号209室
高考、招生考试、高校招生计划、简章、重点院校、普通高校、民办院校、分数线查询—教育招生网为您择校提供便捷服务
北京东方鹏翔网络科技公司主办 京ICP备13039119号-2 京公网备案信息1101160200054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